黄冈新闻网(黄冈日报)消息 记者袁桥 汪晓山 张青松 通讯员余立鹏 陈钰 江鲲报道:8月13日上午,蕲春县赤东镇酒铺村六组村民余子银正用机械收割自家的再生稻谷。尽管今年入夏后持续高温干旱,但他家的再生稻头季产量仍喜获丰收。
蕲春农业专家方锡文介绍说,就在10天前,省农业厅、华中农业大学组织多位专家现场随机选择田块进行抽检,得出蕲春万亩再生稻示范基地头季亩平单产达到651.7公斤。
在长江流域大部分地方,农民习惯采用“稻—稻—麦”连作模式。后来由于生产成本上升、农村青壮年劳力不足,普遍只种一季中稻,给粮食稳产带来潜在风险。“充分利用植物的再生功能,把中稻品种当作传统早稻来种,终实现一种两收、稳产高产,是我们连续九年不断探索的课题!”该县农业局长乐有才说。
2004年至今,该县农业部门从品种选择、播栽期安排、施肥和管水方式调整等方面入手,先后开展了品种筛选、高产栽培技术试验和百亩高产示范田攻关等工作,成功探索出了一整套适合蕲春乃至鄂东地区的再生稻“一种两收吨粮田”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赤东镇酒铺村是早施行中稻再生稻“一种两收吨粮田”综合配套集成技术的村。二组农民余之国乐滋滋地说:“插一次秧,收两季谷,而且种子抗高温、抗倒伏、抗病虫害,产量高,效益好。”带头种了数年再生稻的酒铺村党支部书记邓先峰,以“种植双季稻”、“一季中稻”和“再生稻”三种不同模式算了一笔效益对比账。结论是再生稻产量较种双季稻和一季中稻亩平分别增产22.5公斤和422.5公斤,每亩效益要比双季稻、一季中稻分别高出516元和706元。
省种、省工、省时、省水、省肥、省药,投入产出率高、劳动效率高。九年来,蕲春县委、县政府以高产创建为抓手,先后在赤东、横车、青石、刘河、株林等乡镇建立5个万亩示范带,推广再生稻20万亩,使再生稻覆盖了全县四成水田。该县通过狠抓保温栽培、轻简栽培、测土配方施肥以及水稻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等技术推广,优良品种、新农药、新技术入户率达95%。
省农业专家说,蕲春再生稻种植规模之大、产量之高,在华中地区少有,在全国。去年,再生稻“一种两收”产业技术入选全省“现代农业七大技术体系”之一。该县连续九年粮食总产突破5亿公斤,被农业部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