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新闻网(黄冈日报)消息 通讯员张文斌报道:“整修后的东西高排渠经历了一年风雨的考验,有力地保证了渠下几千亩农田和鱼池的用水安全,今年我镇遭受了50年不遇的大旱,别人受灾,我们南征湖区却是一个丰收年。”11月24日,蕲春县管窑镇寒婆岭种粮大户鲁小勇对着村支部书记潘武谋感激地说。
2012年底,管窑镇通过财政奖补筹集资金110万元,对东西高排渠进行维修清淤,确保了渠下几千亩农田和鱼池的旱涝保收。
东西高排渠是蕲春县水利枢纽工程白莲河渠系管窑段。始建于70年代,全长11.2公里,贯穿6个村,灌溉5000多亩农田和2000多亩鱼池,是南征湖片区农田、鱼池的主要水利保证,自2002年税费改革取消水利工程以来,此渠再也无人维修,渠内到处堵塞、决口,完全成了一个干渠、废渠,渠下几千亩农田和鱼池时常受到干旱、内涝的威胁,群众生产得不到保证,时常受灾。
2012年5月7日,一场暴雨导致东西高排渠再次大面积决堤,暴涨的洪水如脱缰野马,直泻而下,冲毁农田上千亩,群众直接经济损失近200万元。镇委书记吴华军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当时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办法将东西高排渠整修好。经过专家测算,整修工程预计需要资金110万元,110万元对于一个农业人口只有2.6万的管窑镇来说无异于一个天文数字,怎么办呢?
群众利益无小事,吴华军决定先到各部门去串串门再说,走遍各县直相关部门,答应能扶持的资金不多,没办法,后只得去找分管农业的蔡绪银副县长,听完吴华军的汇报后,蔡副县长说,要想拨付专项资金搞这工程很难,我手上只有“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我们能不能在这上面做文章呢?终在蔡绪银副县长的指导下,该镇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先把工程做起来,欠款分三年还清,东西高排渠涉及6个村,奖补资金集中起来有30万元左右,三年可达100万元,再请其他部门支援一下。蔡绪银当即肯定了这一想法。
带着县领导和管窑群众的期盼,南征东西高排渠于2012年底顺利完工。今年蕲春县遇到了50年不遇的大旱,全镇灾害面积上万亩。8月底,全镇抗旱进入了艰难阶段,各地鱼塘水库都见了底,到处出现了无水可用的地步,而白莲河渠系途经十几个乡镇,常年无人维修,几乎无水到管窑,没办法,只好通过蕲河三级提水到东西高排渠,再全线灌溉,确保了南征湖片区农田的大丰收。